本报记者 章念生 杨 一 刘 慧
我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爱来往源源不绝。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建造更为严密的我国—东盟命运一起体以来,我国和东盟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命运与共的认识不断家喻户晓。
2月2日,2024“我国—东盟人文沟通年”开幕式举行。以“我国—东盟人文沟通年”为关键,我国与东盟各国将打开丰厚多样的人文沟通活动,促进两边民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携手建造平和、安定、昌盛、美丽、友爱的一起家乡。
“为未来的协作奠定愈加坚实的根底”
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我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有必要夯实两边联系的社会土壤。人文沟通是我国和东盟各国生生不息的精力枢纽,它跨过前史长河,沉积出我国和东盟面向未来、相向而行的深沉根基。2014年以来,我国和东盟一起举行了文明沟通年、教育沟通年、旅行协作年、立异年、媒体沟通年等活动,结成225对友爱城市。两边人员来往从2013年的1820万人次增加到新冠疫情前的6500万人次,每周来往航班近4500架次。
“两边要以中柬友爱年为关键,扩展当地对口协作,拓宽人文沟通,加强青年来往,把中柬友爱工作传承发扬光大。”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晤柬埔寨时任辅弼洪森时表明。
“深化人文范畴沟通协作,赓续传统友谊,稳固中老友爱的社会根底和民意根底,推进中老联系亲上加亲、好上加好。”2023年10月,在北京签署的《我国共产党和老挝公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一起体举动方案(2024—2028年)》,将坚持人文上相知相亲列为新的5年举动方案的五大范畴之一,为中老命运一起体建造注入新生机。
“两边将继续亲近人文沟通与人员来往,增开旅行航线,亲近当地协作,加强留学和人才训练协作沟通,推进两国民间和宗教集体打开更多沟通互访,不断增进两国公民相知相亲,夯实两国代代友爱的民意根底。”2023年10月签署的《中华公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协作的联合声明》,对两边继续亲近人文沟通与人员来往作出了清晰规划。
1月28日,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大厦。“马中友爱之夜”暨2024马来西亚我国青少年艺术节开幕式成功举行。来自中马两国的青少年艺术集体同台献艺,台下1000多名观众报以火热掌声。“我国扮演者的钢琴演奏真棒!”马来西亚我国友爱协会会长马吉德对本报记者说。
连日来,来自我国的100多名青少年在马来西亚参访,走进当地学校与同龄人沟通,观赏马六甲前史城区鸡场街……“看到马中两国年轻人聚在一起沟通,让人很是欣喜。”马吉德说,艺术节不仅是两国文明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培育两国青少年友爱使者的重要途径。他说,期望经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稳固和深化马中两国的友爱联系,为未来的协作奠定愈加坚实的根底”。
本年也是“中柬人文沟通年”。不久前,柬埔寨暹粒举行了“中柬人文沟通年”发动典礼。在国际文明遗产吴哥奇迹的斗象台上,中柬两国艺术家扮演了《四海欢娱喜迎春》等精彩文艺节目,陈旧文明与现代文明艺术彼此交融,让人恋恋不舍。
吴哥奇迹的今天风貌,离不开一批批我国专家的不懈努力与支付。他们以深沉的专业素质和精深的修正技术,成为吴哥奇迹维护国际举动的重要力气,为中柬文明遗产维护赋予了新的内在。“咱们等待以‘中柬人文沟通年’为关键,促进来柬我国游客增加,促进两国人文沟通,推进青年来往,助力柬中命运一起体建造。”柬埔寨旅行大臣索索根说。
“推进东盟与我国在经贸、旅行等各范畴协作”
我国阴历龙年新年行将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迎新春活动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打开,为当地民众体会我国新年文明营建喜庆吉祥的气氛,也为我国与东盟国家人文沟通注入生机。
不久前,在泰国玛希隆王子音乐厅,由我国驻泰国大使馆与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协作举行的“欢庆之声—2024欢喜新年音乐会”盛大演出。浙江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翡翠筝团与玛希隆交响乐团同台演绎《高山流水》《梁祝》《梦回临安》等乐曲,并用两国传统乐器联合出现《新年序曲》,展示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与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日前,“欢庆新年暨中越年俗文明沟通体会活动”在越南河内大学举行。现场观众体会了书法、我国画、剪纸等我国传统技艺,制造品尝了粽子、饺子、汤圆等我国传统美食,并观看了奥黛和汉服秀、歌舞扮演等。在火热互动中,中越两国师生不断加深了解、增进友情。“越南与我国地缘附近,前史渊源深沉。作为衔接两国公民心灵的枢纽,文明沟通一直在两国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南河内大学中文系主任丁氏青娥说。
1月29日,“你好!我国”——2024我国北方冰雪旅行海外推行季马来西亚专场活动在吉隆坡举行。“我国具有丰厚多样的冰雪资源,对马来西亚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相同,马来西亚的阳光、海滩、美食也对我国游客充溢吸引力。”参与这场活动的马来西亚旅行促进局副主席杨顺兴表明,马中建交50年来,两边打开了多个范畴的亲近协作,等待2024年一起敞开两国旅行黄金年。
近来,我国和新加坡、泰国相继签署互免签证协议,极大便当了我国与东盟相关国家人员和商务来往。“上一年年末,我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方针正式施行。这项办法让许多民众更方便地到访对方国家,含义严重。”马来西亚—我国商务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吴添泉表明,“这一系列办法将推进东盟与我国在经贸、旅行等各范畴协作。”
“促进各种文明共存、调和共处、互学互鉴”
以“我国—东盟人文沟通年”为关键,我国与东盟各国携手饯别全球文明建议,宏扬以平和、协作、容纳、交融为中心的亚洲价值观,促进两边20多亿民众相知相亲相融,将为两边共创昌盛夸姣的未来带来新机遇。
马来西亚总理政治秘书曾敏凯表明,马来西亚政府提出的“发达大马”理念与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理念,二者都着重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协调开展,注重文明文明沟通。马中进一步加强人文沟通,两国民众都将从中获益。
“我国提出全球文明建议,为国际供给了‘和而不同’的才智,可以促进各种文明共存、调和共处、互学互鉴。”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表明。
中方上一年宣告,未来3年,中方将在东盟国家建造10所“我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继续打开“未来之桥”我国—东盟青年领导人研修方案,还将发动“万人研修研讨方案”,为东盟国家培育1万名治国理政、反腐倡廉和绿色开展等范畴人才……我国与东盟加强文明、旅行、训练、青年等范畴沟通,继续筑牢两边联系的民意根底。
老挝副外长通潘表明,全球文明建议同全球开展建议和全球安全建议,一起构成了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的重要支撑,符合国际社会现实需求,这是我国向国际供给的又一公共产品,必将对各国推进文明沟通互鉴、完成一起开展昌盛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吉隆坡、曼谷2月3日电)
《 公民日报 》( 2024年02月0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