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无视其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的巨大利益,自称国际交易和金融系统的“受害者”,以处理交易逆差、缓解财务压力和推进制造业回流为由,将关税“兵器化”,对其他国家极限施压,违反根本的经济学原理,违背国际经济开展实践,实质是单边主义和强权霸凌。事实上,美国从现行国际交易系统和国际金融系统中获益显着,“乱开药方”“内病外治”处理不了美国经济失衡问题,只会导致美国经济堕入阑珊,也将危害国际经济开展。
一、美国是现行国际交易和金融系统的受益者
美国凭仗其全球优势位置,推进树立以国际交易组织(WTO)为中心的多边交易系统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系统,服务于美国本身利益。
美国借国际交易系统贱价获取产品并输出美元。二战后美国主导订立关税及交易总协定(GATT),规则了国际交易中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根本原则,奠定了多边交易系统的根底,促进了国际交易自由化。尔后,国际交易系统逐渐演化,树立了国际交易组织,进一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形成了全球化国际化工业分工系统。美国经过国际交易将相关国家归入其主导的经济系统,不断扩展本身经济实力,成为支撑其终究赢得暗斗的重要因素。一起,低关税环境下,美国大规划进口全球贱价产品,满意其不断扩展的国内消费需求,经过对外交易逆差输出美元。
美国借国际金融系统大规划融资并招引美元回流。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系统分裂后,美国抛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直接充任国际首要付出和储藏东西,美元霸权进一步强化。一起,美国经过大规划发行国债为国内赤字融资,交易顺差国则积累了很多美元外汇储藏,并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完成美元回流美国。美国依托其金融霸权构建起“美元国际循环”,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国际交易和金融系统中的优势位置。
美国完成了长时间的低通胀、低利率和服务交易高顺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国参加WTO后,美国自华购买很多物美价廉的产品,通胀长时间保持低位,民众得以保持较高生活水平。2000—2019年美国年均通胀率仅为2.1%,远低于1970—1999年平均的5.2%。低通胀条件下,美联储长时间保持相对较低方针利率,并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新冠疫情期间施行大规划量化宽松而未引发恶性通胀。美联储财物规划从2002年的约7000亿美元一度暴升至超8万亿美元,美国出资者还经过在国内低本钱融资并对外出资获取高额收益。此外,美国依托金融与科技优势大力开展服务交易,对外供给金融和商业服务、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等,占有国际工业分工中附加值较高环节。2010—2024年,美国服务交易顺差年均超2500亿美元,2024年达2950亿美元。
二、加征关税无助于处理美国经济多重失衡
美国经济失衡具有杂乱深层次原因,美国政府以“交易逆差受损论”为由滥施关税,逻辑上自相矛盾,是典型的“得了廉价还倒打一耙”,也无助于处理其本身问题。
加征关税处理不了财务失衡。长时间以来,美国继续扩展军费开支、对内大幅减税并扩展福利开支,财务赤字大幅增加,是典型的“寅吃卯粮”,终将难以为继。2000—2024年,美国年均财务赤字率达4.6%,显着高于此前三十年平均的2.6%,导致美国国内供需失衡。美国政府“关税增收方案”也只能是望梅止渴,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计算,4月5日—4月13日累计仅征收5亿美元“对等关税”,远低于此前估计值。一起,高关税导致美国经济阑珊危险加大,也将进一步影响政府税收收入。
加征关税处理不了工业结构失衡。美国长时间凭仗美元霸权大力开展金融等服务业,因为要素条件改变,美国制造业很多向海外搬运,制造业增加值占国际比重从本世纪初的25%下降到现在的17%,2023年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出资存量比2000年增加6500亿美元。加征关税加大美国通胀上行压力,劳动力薪酬本钱与通胀螺旋上升,要害产品进口受阻,中心品进口本钱激增,企业赢利下降,进一步危害制造业开展动能。
加征关税处理不了交易逆差。2024年美国货品进口约3.4万亿美元,占其国内产品消费额的超50%,进口以机械和电子制成品、日用消费品为主。因为美国本身生产能力缺乏,需求刚性较强,价格弹性较低,对外加征关税带来的本钱更多由美国顾客承当。而美国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动力产品占比较高,这些产品可代替性较强,交易反制将导致自美进口转向巴西、阿根廷以及中东等其他地区。此外,欧盟等部分经济体还考虑约束对美服务交易,所谓“对等关税”难以平衡美国交易逆差。
前史头绪明晰地阐明,美国的开展离不开国际交易和金融系统的“长时间输血”,非但没有“吃亏”并且长时间“占廉价”,所谓“美国吃亏论”能够休矣。美国唯有深刻反思霸凌行径、摒弃零和思想,多从本身找原因,推进结构性变革,一起回归多边交易结构,同各国一道保护全球工业链供应链安稳,才干真实处理其经济失衡问题,推进国际经济可继续开展。